开头先说一下:这篇文章里讲的东西,都是我从可靠的资料里找的,还加上了我自己的想法。文章最后有资料的出处和图片证据,大家记得看看。
【前言:】
几天前,新加坡以前的总理李显龙,在一个论坛活动里头,给出了一个挺特别的警告。
他说,中美之间可能碰上一场大风大浪,这种情况八十年都没见过,后果说不定比二战还要糟糕。
最近这段时间,中美两国在关税问题上你来我往,争斗越来越激烈。
李显龙说的话,听起来挺有根据的。
那么,李显龙提到的中美关系走向,真的会成真吗?
新加坡以前的总理李显龙,他说的那番话,简直就像丢了个“炸弹”。
你得明白,像这样大规模的变化,上一次出现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会儿。
现在这位政治老手突然间用这样的说法来描述中美两国的关系,他背后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呢?
李显龙这次动真格了,不是在那虚张声势。
他伸出手指,一五一十地跟大家算起账来:以前好几十年,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总是比全球经济快半拍,可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那会儿,它才猛地来了个急刹车。
以前啊,全球贸易量还能占到GDP的大头,差不多有55%呢。但现在看来,这个数字怕是要缩水了。
这就像你开车往坡下冲,突然发现刹车不管用了,谁不吓得心里直颤?
更让人吃惊的是,这位老手竟然直接将现在的情况与1945年相比。
二战结束后,世界面貌大变样。要是现在中美真闹僵了,那动静可能比当年二战结束时还要大,整个世界都得跟着动荡。
新加坡这种依赖国际贸易生存的小国家,就像是夹在两辆全速冲向对方的货车中间,不管哪边稍微动一下方向,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。
说到这里,你就能懂为啥李显龙急得要命,直接拍桌子了。
去年,新加坡成为了中国外资的最大贡献国。而在樟宜海军基地,你能看到美国第七舰队的军舰正停泊在那里。
这种在高空走钢丝的特技,眼看就要撑不住了。
特朗普现在拿起关税武器,见啥打啥,连自己国家的通货膨胀都不顾了,这阵仗比起四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,真是吓人。
再者,李显龙常常提起的那个数字,可不是他随口胡诌的游戏。
如果这个数值往下跌,那就像是鱼缸里的氧气被抽走了,最先受不了的肯定是新加坡这样的地方。
你得明白,这个城邦国家连饮用水都得从外地买进,要是贸易量减少了两成,那超市里头的货架怕是要空掉一半了。
但事儿可不仅仅是货架那点事儿。
李显龙描绘了一幅这样的图景:先是经济会慢下来,然后社会上各种矛盾就会冒出来,最后国际上的格局也得重新排一排。
这三下重击下来,新加坡肯定顶不住,就连欧美那些大块头也得颤抖几下。
现在的情况是,WTO的声音似乎被忽视了,像CPTPP、RCEP、IPEF这些新的贸易圈子都在各讲各的规则。企业得来回折腾,适应各种不一样的规矩,真是累得要命。
最关键的是,中美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地缘政治层面了。
动手干起技术规格和产业环境的这些基础搭建工作。
美国在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这些高科技领域里可是下了大力气发展。
中国正忙着推进自主研发创新,而新加坡呢,就像个同时运行Windows和苹果系统的电脑用户,感觉迟早会遇到兼容性问题,运转不过来。
因此,李显龙给自己开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像是心灵鸡汤,但实际上却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良方。
新加坡这些年来的拿手好戏,说白了就是它特别会做人,四面讨好,八方应付。
佩洛西在窜访前特意拐到新加坡去听了听别人的意见,而中国货轮呢,居然大摇大摆在美国军舰旁边卸货。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能耐,可不是谁都能有的。
但现在情况越来越紧张,就像那钢丝被越拉越细。
美国在半导体这类重要行业上想搞小动作,而中国则在新能源领域全力加速。
新加坡这个“弹丸之地”的生活空间正逐渐变小,变得越来越拥挤。
黄循财讲道:“这话听起来,感觉信心没以前那么足了。”
特朗普连北约的伙伴都敢算计,你这小岛国他又岂会放在眼里?
新加坡的烦心事其实暴露了小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。你看,新加坡的种种担忧,说白了就是小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会遇到的那些麻烦。
李显龙的老爸李光耀留下的那些老规矩,放到现在来看,就像是拿着老式的算盘去跟先进的电脑比拼速度。
美国硬要各国选边站,中国虽然公开表明不玩阵营游戏,但产业链大调整的风暴袭来,想躲都躲不掉,迟早得被卷入其中。
现在的新加坡立场挺微妙的,一边得靠着美国大哥,另一边又和中国关系紧密,放不下这个“老朋友”。
樟宜那边美军战舰停得满满当当,而苏州工业园呢,中资企业多得数不清。这种又跟美国扯上关系,又大力发展自家的状态,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?
如果特朗普真的对所有中国商品加税,那新加坡港的集装箱数量估计得减少将近三分之一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规矩多得乱七八糟,不成体系。
同时加入CPTPP、RCEP和IPEF这三个组织,就好比同时玩三场规矩各不相同的牌类游戏。
企业合规的费用嗖嗖往上涨。李显龙表示,现在这艘船还在建造中呢,眼看就要迎来暴风雨了。
新加坡现在最担忧的不是暴风雨本身有多猛烈,而是这场雨究竟会持续多久,心里完全没底。
李显龙表面上说了一番话,但他心里跟明镜似的:一旦平衡木变成了窄窄的独木桥,就算是最厉害的杂技高手,也很有可能栽跟头。
黄循财接任的,绝非轻松的总理职位,而是一个充满挑战、可能随时面临复杂局势考验的重任。
李显龙这次发言,不单是给新加坡提了个醒,更是给全世界上了一课。
到了21世纪,大国之间较量频繁,小国就像是海上遇到台风的渔船,得时刻留意风往哪儿吹,同时还得保证船舱稳当不漏水。
新加坡的经历给咱们上了一课:全球化可不是场免费宴席,等风浪一过,啥结果都得自个儿扛。
现在最诡异的事儿是,明摆着暴风雨眼看就要到了,大伙儿却还在那儿掰扯,到底是该加固防波堤呢,还是得造艘方舟逃生。
李显龙发出的那句提醒,可能正好戳中了当下大家共同的担忧。
要是碰到这种八十年都碰不上的大变局,估计哪个国家都挡不住。
这次可是整个地球村都要动荡一番了。
总的来看,李显龙所说的那些话,可能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。
美国关税政策越闹越凶,中国这边反制措施也不断加强,这样一来,肯定会对全球贸易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对于像新加坡这样靠对外贸易起家的小国家,碰到这种事儿简直就是灭顶之灾。
想想那些只能勉强靠对外贸易过日子的国家,情况又会是怎样呢。
这么说吧,李显龙所提到的那个“大风大浪”,可能并不是在说中美两国,而是说的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。
毕竟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,就算受点损失,也不至于垮掉。但那些小国家就不一定了,他们可能承受不起。
【对此大家怎么看呢?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。】
【参考资料】